当代养老产业研究院
Resarch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Pension Industry
网站首页组织机构新闻中心党建学习康养资讯乡村振兴产教融合产业孵化文化艺术
     
 
以技载情绽芳华——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健康养老与婴幼儿托育赛道(高职组)北京赛区选拔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张雨点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民政职业大学(大兴校区)躬行楼内,一场场特殊的“人生剧目”正在火热上演:养老机构里,护理员轻托认知症老人的手腕,解说员柔声讲解老人跌倒后的应急处置方案;安宁疗护病房里,社工与志愿者帮患有胰腺癌的老人完成愿望清单;托育中心内,养育员一边演示8个月婴儿辅食的制作过程,一边讲解噎食急救方法……

近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民政职业大学承办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健康养老与婴幼儿托育赛道(高职组)北京赛区选拔工作火热进行。来自民政职业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9支代表队在大赛中切磋技能、展现风采。这场赛事不仅展示了职业教育在健康服务领域的育人成果,也让大家见证了年轻一代康养托育人才的成长与担当,更彰显了职业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坚定决心。

技能与温情的沉浸式演绎

观摩室内,记者与各支代表队的指导老师们通过大屏幕实时观看了选手表现。

婴幼儿托育相关比赛项目中,儿童教育发展学院的选手们聚焦0—3岁婴幼儿家庭养育痛点,以“科学育儿 家社同行”为主题,呈现一场公益性家庭养育活动。其基本情节从8—9月龄婴儿的辅食制作切入,因突发噎食将情节推向高潮,最终以亲子互动游戏收尾,全程贯穿“医养教结合”理念。三名参赛选手分工协作:一人演示蛋黄芝麻饼的制作方法,强调“按婴儿手握尺寸制作,方便孩子抓取”,同步讲解8月龄婴儿喂养要点;一人模拟婴幼儿噎食场景,规范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险情解除后,三人共同开展亲子游戏。

平行赛场里,老年福祉学院选送的2支参赛队伍的展演同样精彩。其中,认知症老人日常照护组的选手跪地模拟检查跌倒老人的伤情,接连应对老人突发失忆、错认季节、乱穿衣、诬陷保姆等情节,环环相扣的剧情引发观摩室里观众共鸣。“这些应对细节非常实用,完全可以纳入教学案例。”在场的指导老师们纷纷表示。

最触动人心的是安宁疗护组的展演:当模拟患有胰腺癌老人颤颤巍巍写下愿望清单,扮演护理人员、社工和志愿者的选手们哽咽着完成服务时,现场评委深受触动。“彩排时从未有过这种反应,”指导老师郝亚梦眼眶微红,“这正是我们期待的——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的自然交融。”

赛场中不乏一些暖心应变:当服务机器人突发故障无法自行退场,选手对同伴说上一句“好啦,把这个推回去吧”巧妙化解尴尬,展现出选手极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朝夕淬炼的协作与坚守

赛场外的备赛过程,写满了艰辛。“自7月8日接到承办选拔工作的通知后,民政职业大学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5天完成场地改造,3天确定比赛方案,时间紧、任务重。”作为赛事承办部门之一,民政职业大学老年福祉学院副院长曹雅娟表示,在各方协作下,赛事最终顺利落地。

记者了解到,此次民政职业大学派出由11名选手组成的3支参赛队伍,有2支队伍最终获得参加国赛资格。他们当中,既有大二主力,也有大一新生,还有往届在职学子,均经过校赛层层选拔。“今年赛制改革带来全新挑战:从选拔赛开始就已经从个人赛改为团队赛,时长增至60分钟,且无试题库,要求参赛队伍自主确定主题与情境,综合展现专业技能、应用价值、人文关怀与创新能力。”老年福祉学院智慧康养专业教研室主任李晶坦言,备赛过程中,师生将技能点融入日常课程,课上夯实基础,课后反复打磨;指导老师既做专业导师,又当心理疏导师,还需协调学生的训练与生活时间。得益于学校采用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工学交替模式,学生从大一至大三每年都有到企业实践的机会,为赛场表现奠定了扎实基础。备赛期间,学校还邀请资深裁判指导,组织企业实践,让选手在真实场景中提升技能。

“比赛时长对体能精力消耗极大,平日里他们练一遍就要复盘半小时,每天仅能排练4次。”观摩室内,各个院校的指导老师们也道出了备赛的艰难。

在学生眼中,如何抓住细节,将每个人的想法融入剧本,成了备赛最困难的环节。“单是给认知症老人喂饭这一个动作,我们就练了上百遍,所以赛场表现才能如此流畅。”刚下赛场的大一学生小王说,为还原真实照护状态,指导老师带着我们到认知症照护机构跟班学习,细致观察护理员的操作,并查阅了大量视频资料完善剧本。安宁疗护组的师生则抓住“如何让患病的老人更有质量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这个社会热点话题,蹲点泰康安宁疗护区“沉浸式”备课,让剧本更加真实、更具有可操作性。

以赛育人的成长与展望

从安宁疗护中的生前遗嘱沟通,到认知症老人的行为干预,再到婴幼儿急救处置,在这场堪称“浓缩版职业生涯”的赛事里,每个作品的细节都精准复刻了真实工作场景。

在曹雅娟看来,这次专业技能大赛既是学生绽放光彩的重要契机,更是他们成长的绝佳舞台。

“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将专业技能与舞台剧情自然交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一学生辛雨菲坦言,“剧情设计、操作规范、问题解决与台词表达,每一环都得精准拿捏。”大二学生刘兴扬表示,这次参赛经历让她对认知症照护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为即将开启的实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次大赛是贯彻落实国家‘一老一小’民生工程的关键举措,我们始终坚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办赛理念,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民政职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刘玉梅道出了赛事的初衷。她说,“赛事不仅为北京职业院校搭建了竞技交流的平台,更有力推动了健康养老专业、婴幼儿托育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升级。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

夕阳穿透躬行楼的窗户,选拔工作顺利落幕,但属于这些年轻人的康养事业才刚刚扬帆起航。在一小时的限时展演之外,他们正用专业与热爱,书写着“一老一小”民生工程的青春答卷。

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25/7/28 10:42:05
 
     
 
泰山慈善基金会
人民网
社工中国网
中华慈善总会
全国老龄办
中国民政部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建筑科学研究院
       

京ICP备17001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