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养老产业研究院
Resarch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Pension Industry
网站首页组织机构新闻中心党建学习康养资讯乡村振兴产教融合产业孵化文化艺术
     
 
网上有群“老小孩”——记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的为老故事

赵宇新

在上海,有一个活跃在老年人群体中的网站,叫“老小孩”网站;在网上,有一群活跃的“60后”,他们年龄在60岁以上,有活力、有梦想、有温度,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小孩”。这群“老小孩”在网上记录生活、交友互助、展示风采,在线下做志愿者发挥人生余热,生活时尚又充实。

“老小孩”网站由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主任吴含章牵头创办。他说:“老年人也应该成为科技进步的受益者。中心的核心业务就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挖掘老年人潜能,让老年人乐享晚年。”

探索老年人的社交需求

创建“老小孩”平台的旅程

2000年是互联网创业如火如荼的一年。吴含章萌生了一个想法: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何不创建一个服务于老年人群体的专属网站呢?

经过一番尝试,吴含章逐渐意识到,老年人在网络世界不仅希望接收最新资讯,更渴望拥有一个主动的交流空间,可以聊天、扩大社交圈,实现人际互动。对此,吴含章决定打造一个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论坛,允许他们在论坛自由交谈和分享日常。

论坛一经推出,立即收获热烈反响,并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社交平台,迅速吸引了近10万用户的关注和使用,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社交生活,最终发展成为一个能够深度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和生活需求的社交平台。后来,论坛迭代升级为现在的“老小孩”网站。

如今,“老小孩”网站已经成为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线上家园。他们借助博客建立、维护自己的社交圈,彼此间保持紧密联系。吴含章说,曾经有一个活跃的老年用户突然变得沉默,是网站上的网友最先察觉并表达关心,打开这位老年用户的心扉,起到了及时疏导情绪的作用。“精神养老”的重要意义在此刻得到彰显,对老年人来说,精神上的关爱和身体上的照料是同样重要的。

从“扶老上网”到“智慧助老”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老年人要想上网,不懂操作是不行的。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开展了“扶老上网”“科技助老”“智慧助老”“乐龄申城·G生活”等一系列科技助老公益项目。

中心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细致分析老年用户需求,认真研究他们的在线行为和交流习惯,了解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对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偏好。

针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需求,中心制定了“入门必学”“智慧生活”“精彩晚霞”三大类培训,涵盖初识智能手机、手机支付、微信社交、求医问药、网上办事、智慧安防、网络防诈、出行、购物、文旅、网文制作、手机摄影、短视频创作等一系列课程;制作了教学游戏,让老年人用玩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操作步骤;开发了“线上训练营”“线上视频课”“线下辅导课”“身边志愿帮扶”等多种教学形式。

老年人普遍存在接受能力差、身体机能弱、记忆力退化等问题。针对学习智能手机“记不住”的痛点,中心创设了“一根筋”教学法。志愿者以微信为教学载体,对于一个操作只教一种方法,增强老年人学习的自信心和乐趣。

在“智慧助老”公益项目中,中心让这群“老小孩”发挥传帮带作用。“老小孩”先学先试,再把自己学到的技能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身边的老年群体,让更多人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不被时代所抛弃。

很多老年人每个月领取养老金后,都会有取现金、转账、办理有关业务等需求,但无法熟练操作。中心会在发放养老金的高峰期安排老年志愿者到银行,教会大家使用智能操作台,免除排长队的烦恼,同时还向他们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识,帮助跨越数字鸿沟。

2021年10月,中心配合上海市多部门设计了“乐龄码”,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老年人只要完成“彩虹训练营”的教学任务,便可以取得结业证书,并用自己的笑脸照片生成“乐龄码”数字头像,深受老年人喜爱。如今,“乐龄码”已成为“智慧助老”的标识,有“乐龄码”的地方就有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线上志愿服务。

推出“早上海”项目

用时间赋予老年人更多空间

上海常被称作“夜上海”,拥有5000多家娱乐场所。但绝大多数场所迎合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只在夜晚开放,而老年人的活动时间集中在早晨和日间。对此,中心提出一个全新理念:让上海早晨和白天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服务于老年人。中心为这个创意赋予了一个极具海派特色的名字——“早上海”。

2023年7月,为了丰富上海老年人的休闲娱乐生活,中心与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等单位联合发起“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务活动,旨在挖掘老年群体文旅、生活、学习、购物、康养、公益、社交、消费等服务场景,推动“银发”经济,倡导广大退休职工参与为老志愿服务,营造“以老助老、全民助老”的氛围。

中心邀请商家通过简单的店铺改造和适老化设计,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早间闲置时段的服务,在日间提前对老年人开放。目前已有1000多家商户加入“早上海”,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专属福利。“早上海”成为上海一张有温度的城市名片。

在“早上海”小程序里,有“早场馆”“早消费”“早活动”“早课堂”等模块,老年人可以预约足球、网球、篮球、公园等场馆,领取各类优惠券、套餐折扣,查寻全市社区长者食堂地址,购买中华老字号食品和生活用品,学习反诈、智能手机使用等课程。

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吴含章表示,不应将老年人简单看成受助对象,他们只是在体能等方面有所下降,但一生积累的智慧与经验无疑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中心将持续用科技为老年人赋能,让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造福社会,过上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      时间:2025/4/1 13:47:12
 
     
 
泰山慈善基金会
人民网
社工中国网
中华慈善总会
全国老龄办
中国民政部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建筑科学研究院
       

京ICP备17001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