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养老产业研究院
Resarch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Pension Industry
网站首页组织机构新闻中心党建学习康养资讯乡村振兴产教融合产业孵化文化艺术
     
 
重庆市九龙坡区让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可持续

范圆媛

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树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经营自主”的理念,坚持走公益属性和开放合作之路,着力破解社区老年食堂供需矛盾突出、服务水平不高、经营状况不佳等难题,保障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社区老年食堂22个、老年助餐点86个,实现了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

政府主导织密服务网络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经营自主”的理念,九龙坡区成立由分管区领导牵头负责的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工作专班,坚持每月调度,做好社区老年食堂规划建设,按照“成熟一个办一个”的原则,扎实推进社区老年食堂建设专项行动。

九龙坡区不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制定出台社区老年食堂建设与管理办法、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计划等规范性文件及配套保障措施;抢抓老旧城区改造、城市更新等机遇,利用国有资产、闲置房产或结合老年活动场所改造建设老年助餐设施,打造“家门口”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同时,九龙坡区因地制宜创新老年助餐服务模式,综合考虑社区规模、属性和社区居民结构、数量等因素,积极探索发展多元化运行机制,以“政府+社会企业+养老服务中心”的模式,建立了自建型、合作型、拓展型等不同类型的社区老年食堂22家,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助餐服务。

综合施策确保可持续运营

根据老年人年龄阶段、家庭状况等情况,九龙坡区社区老年食堂实行差异化优惠政策,在老年人支付就餐费用时自动扣减。在区级层面,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餐优惠2元;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每人每餐补贴8元,再给予失能老年人送餐补贴每人每餐2元。2024年,区级兑现助餐服务补贴56.2万元。镇街层面本着量力而行原则,在区级补贴基础上叠加优惠。例如,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老年食堂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叠加每人每餐1元补贴;杨家坪街道团结路社区老年食堂根据就餐时段不同叠加用餐折扣。

为提升服务水平,九龙坡区对社区老年食堂实行标准化管理。在硬件建设方面,统一社区老年食堂门牌标识,食堂公约、老人优惠餐标上墙,实施“明厨亮灶”行动;要求食堂设在二楼及以下楼层,每个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供餐能力在每餐50人以上,食堂内外配置无障碍设施和助餐工具,方便老年人出入、用餐。在软件提升方面,九龙坡区实行订餐监管,老年人可通过区级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订餐,由社区老年食堂提供送餐服务;在食堂内统一配置人脸识别设备,实行支付监管,实现人员识别、无感支付,确保精准发放服务补贴和激励补贴。

同时,九龙坡区不断加大对社区老年食堂的考核力度,每年对社区老年食堂运营时长、助餐服务人数及人次、老年人满意度、日常管理等情况开展绩效考核,并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运营补助,2024年共兑现激励补贴18.8万元。针对年助餐量位于全市前100名的示范食堂,在市级奖补5万元的基础上,区级再奖补3万元,激励运营主体扩大助餐覆盖面,持续提升社区老年食堂用餐环境和服务品质。目前,全区22家社区老年食堂中6个实现盈亏基本持平,16个基本实现微利可持续运营。

延伸服务拓展增效空间

为适应市场和老年人需求,九龙坡区指导老年食堂每周提前公开菜谱并定期更换,每日为老年人推出爱心套餐。同时,通过征集老年群体用餐需求清单,不断研发适合老年人口味和健康需求的新菜品,让老年人保持“舌尖上的新鲜感”,让回头客源源不断,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其中,团结路社区老年食堂菜品每周调整2至3次,换菜率70%以上;民主村社区老年食堂午餐、晚餐均有24个菜品,并保证1周7天菜品不重样。

在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的同时,九龙坡区持续推进“社区食堂+”,鼓励社区老年食堂丰富经营业态,延伸提供康复护理、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服务,推动公益性活动与经营性活动融合互促。现在,民主村社区老年食堂成了老人们最常去的地方,这里实现了他们下楼有饭吃、社交有场所、休闲有去处的梦想。

九龙坡区倡导社区老年食堂实施符合自身实际、老年人受益且操作性强的积分兑换规则,鼓励有条件的老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目前,参与老年食堂志愿服务的老年人近200人。

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25/3/28 9:31:29
 
     
 
泰山慈善基金会
人民网
社工中国网
中华慈善总会
全国老龄办
中国民政部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建筑科学研究院
       

京ICP备17001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