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遂昌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孟晓明
浙江省遂昌县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6万多人。为满足他们的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行、助医等需求,近年来,遂昌县把准山区县属性,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推动养老服务与其他公共服务共融发展,构建山区养老服务新格局。
夯实养老服务基础
优化设施布局。遂昌县根据山区地理区位和人口分布实际,科学布局养老服务设施,推进“1+6+20+X”的养老设施布点,努力实现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互补效益最大化。具体说来就是,打造1家标杆养老机构,将县颐养中心打造成为集养老、医疗、陪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养老机构;改造提升6家乡镇中心敬老院,自2016年开始分阶段对敬老院设施设备、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改造,探索以公建民营为基础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同时,也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建设20家乡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投入约1300万元,整合资源,融合公共服务,让老年人实现就近养老;发展3家民办养老机构、若干村(社)照料中心,因地制宜推广嵌入式养老,织密“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打通康养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强队伍建设。为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尊老敬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遂昌县着力创造养老行业引才、聚才、留才的良好生态,为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依托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培育山区养老管家208名,明确1名山区养老管家负责1—2个临近村(社),详细了解基本情况,统筹做好老年人政策宣传、供需对接等基本养老服务。
促进供需对接。遂昌县运用大数据方式调研养老服务需求,并将结果统一归集到“丽水居养”平台,实行动态管理,为科学配置养老服务设施和供需精准对接提供支撑。整合各乡镇(街道)老年人需求及阵地服务清单,形成县域“老情底图”,并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县域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解决配置不均衡问题,推进区域养老枢纽平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可及的养老服务。
针对需求开展服务
针对老年人家政服务需求,遂昌县全面摸排特殊困难老年人群,建立长者档案,积极推进慈善家政服务项目,实现“生活有助”;发放“慈善家政服务卡”,服务对象可通过卡片联系电话,预约志愿者上门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购、助医等慈善家政服务,创新“驻地式+流动式+组团式+上门式”服务模式,打造山区养老流动“十助”服务品牌。目前,遂昌县共发放“慈善家政服务卡”2200余张,同步配套“福彩暖万家·帮您理银发”项目,设立乡镇理发点20个,开展“流动餐车”爱心助餐服务以及“暖馨遂昌、幸福留影”项目,为县内近8000名低保老人、低保边缘家庭老年人、特困供养老年人提供服务。
针对老年人就医服务需求,遂昌县推行陪同就医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安排专门交通工具和陪护人员提供挂号、拿药等就医陪护服务。目前,全县共有持证上岗陪护人员27名,2024年以来开展陪同就医服务1023人次。
针对老年人关爱服务需求,遂昌县自2020年开始,连续4年为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加快嵌入式养老服务场所投入使用进度,完成青邻里未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古院未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场地装修改造,城镇住宅小区养老服务用房配建率达到90%;部分农村在重阳节举办慈孝文化节,邀请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共享“敬老宴”、观看戏剧表演。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发挥各级养老服务设施功能。遂昌县围绕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编制覆盖城乡、区域均衡的《遂昌县养老服务设施专项布局规划》,搭建县、镇(街)、村(社)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兜底保障的同时,兼顾经营效益,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信息和资源统筹。遂昌县加快乡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整合康养联合体建设、老年人能力评估、山区养老管家服务、爱心卡以及养老护理补贴、服务补贴发放等工作,加强信息和资源统筹,实现服务提质增效;探索村级日间照料中心“党建+”模式,优化乡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级日间照料中心的娱乐、社交、文化等功能属性;发挥“山区流动帮帮车”能效,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类服务资源,参与山区流动养老服务。
提升养老人才队伍能力。遂昌县将养老护理员培养作为常规性工作,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持证率,推动养老护理标准化、规范化;大力培育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和企业,吸纳大中专院校老年服务、老年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出台《遂昌县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办法》,实行入职奖补制度。2024年共举办9期养老护理员培训班,480人参加培训,为105名养老护理员发放特殊岗位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