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静静
她有过刚入行照顾老人时的手足无措,也收获过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将餐巾纸当作“钱”塞进她手心时的感动,更经历过站在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舞台上绽放风采的紧张与喜悦……她就是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护理部副主任胡莹莹。她的成长,不仅是人生的蝶变,更是一场与老人的双向奔赴。近日,胡莹莹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换位思考,让她逐渐走进老人心里
“小时候和外公一起生活的幸福经历,让我感受到了长辈对晚辈毫无保留的爱,也让我觉得和老人在一起很安心。”胡莹莹告诉记者,这份对老人的天然亲近感就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悄悄发芽。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的招聘信息,便毅然投身养老服务行业。
回忆起初到福利院的日子,胡莹莹用“手忙脚乱”来形容——给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穿衣、吃饭、洗漱时,她有些不知所措;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无缘无故冲她发脾气时,她有些情绪低落……“我虽然很喜欢和老人相处,但还是有无力感和挫败感。”她说。
然而,胡莹莹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她迅速调整心态,主动向同事们请教照料老人的方法,并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过了一个多月,就没人再把我当‘新人’了。”胡莹莹说。
如何更好地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胡莹莹有自己的窍门——制作老人信息表。
“赵奶奶,您今年是不是80岁啦?您以前是不是从事……”为了熟悉每一位老人的具体情况,胡莹莹经常想着法子测试自己是否记住了他们的更多信息。就这样,在一次次“考试”中,老人们饶有兴致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胡莹莹也因此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并逐步细化了老人们的信息表。
“不要否定他们。”胡莹莹告诉记者,这是和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相处的关键。例如,当老人反复说同一件事时,护理员不能执拗地反驳。“这些老人往往缺乏安全感,我们要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有时候老人发脾气,我们要用耐心与爱心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正是这样的换位思考,让胡莹莹逐渐走进老人的心里,变成了老人口中的“丫头”。
洞察细节,让她的服务更有针对性
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工作的5年,是胡莹莹与老人双向奔赴的5年。
在胡莹莹看来,照顾老人要注重细节。今年96岁的李爷爷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晚上睡不好觉常让他感到焦虑。胡莹莹与李爷爷家属沟通后,找来了老人家中的旧收音机,放在他房间显眼的位置。收音机因年份已久不能再使用,胡莹莹就用平板电脑播放老人最喜欢的歌曲,还与医生沟通调整老人用药时间。后来,老人的睡眠状况有了好转。“对李爷爷来说,旧收音机是情感的寄托,给了他莫大的安慰。”胡莹莹告诉记者,正是对老人需求细节的洞察,让她的服务更有针对性。
91岁的王爷爷是一名退伍军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刚入院时,他总喜欢待在房间里,不愿和人交流。胡莹莹就带着老人慢慢熟悉环境,帮他建立“家”的归属感。日落综合征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常见症状。王爷爷经常在黄昏时情绪低落,吵着要回家。胡莹莹没有强行阻止老人的行为,而是耐心陪他在福利院的回字形走廊里散步,通过墙上的宣传画转移他的注意力。“我们沿着回字形走廊绕一圈后,会再次回到老人的房间。当他看到房间里熟悉的物件时,情绪会得到抚慰。”胡莹莹说。一天,在胡莹莹送王爷爷回房间的路上,老人突然从外套内侧口袋里掏出一叠皱巴巴的餐巾纸,小心翼翼地放到胡莹莹手里:“丫头,这些‘钱’我攒了很久,你太瘦了,拿着‘钱’去买些好吃的。”那个瞬间,胡莹莹的眼眶湿润了。
“我觉得对老人的照护,不是简单的服务,而是心与心的共振,他们是能感受到的。”胡莹莹说,王爷爷的举动让她感受到了爱与信任。
重要转折,让她肩负起更大责任
2024年,胡莹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参加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大赛决赛养老护理员赛项的二等奖。
备赛期间,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为她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集结院内优秀师资力量,从不同专业角度给她提建议;模拟比赛场景,组织院内职工观看,锻炼她的心理素质……在胡莹莹看来,正是全院的托举,让她顺利度过了那段紧张的备赛时光。
院里的老人也是胡莹莹的强大后盾。胡莹莹说,每当压力大时,她就去找老人们聊天。有一次,她在进行组织老年人开展音乐活动的训练时,总是达不到理想效果。训练结束后,她找到了爱唱京剧的卫奶奶聊天:“奶奶,我这方面总做不好。”“我看你什么都好!来,我们一起试试。”卫奶奶拉着她的手说。于是,两人拿着小木棒敲起了节奏。在与老人欢乐的互动中,胡莹莹豁然开朗:“开展音乐活动,不是一定要唱得多好,而是一定要有感染力。”第二天再次训练时,胡莹莹的状态有了明显好转,开始享受音乐了。“你快乐了,老人才快乐。”胡莹莹深有感触地说。
大赛之后,胡莹莹被任命为院护理部副主任。“以前是围着老人转,现在需要关注统筹全院护理质量和院感工作。”胡莹莹告诉记者,新的岗位对她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她需要不断学习,努力适应新的变化。
收集各科室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组织院内技能大赛,提高护理员服务水平;细化月度、年度考核标准,确保培训效果……在新的岗位上,胡莹莹和同事们一起完善了院内的人才培养制度。“我希望能发挥‘传帮带’作用,把自己的护理技巧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胡莹莹认为,荣誉的背后,是更大的责任。
怀揣着“把院内老人当成自己的爷爷奶奶”的赤诚之心,胡莹莹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我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让入住老人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同时也能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